石排山渡行

中泠之西古石排,狂波悍浪何能摧。
颠崖骨立不受土,草木坚瘦知谁栽。
长蛇怒结花磥磈,苍隼饥啸寒毰毸。
舟师雨汗渡洑水,捩舵失手遭旋雷。
我行十月潮如落,百仞屹立青琼瑰。
天吴白鲸隐映没,贝阙珠宫空洞开。
沉沉窟宅閟奇鬼,赤衣驾马胡为哉。
群珠可燬不可照,扶桑羡门归去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排山渡行》是宋代诗人蔡肇的作品,属于七言诗体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幅壮阔而悲凉的自然景观图。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介绍:《石排山渡行》的作者是蔡肇,他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出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蔡肇的诗作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象,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2. 作品原文:中泠之西古石排,狂波悍浪何能摧。颠崖骨立不受土,草木坚瘦知谁栽。长蛇怒结花磥磈,苍隼饥啸寒毰毸。舟师雨汗渡洑水,捩舵失手遭旋雷。我行十月潮如落,百仞仡立青琼瑰。天吴白鲸隐映没,贝阙珠宫空洞开。沉沉窟宅閟奇鬼,赤衣驾马胡为哉。群珠可毁不可照,扶桑羡门归去来。

  3. 诗歌鉴赏:《石排山渡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诗中“天吴白鲸”和“贝阙珠宫”,这些神话中的神兽和宫殿,暗示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脆弱并存的感慨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石排山渡行》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美学价值的宋代诗歌。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洞察,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对于喜欢中国古代文学和诗歌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