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千树白,不是旧时村。
倾我酤来酒,酹君仙去魂。
短碑藤倚蔓,空冢竹行根。
犹有归来鹤,清时欲与论。
林逋墓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林逋墓下》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由宋朝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人所称道。
《林逋墓下》是一首充满哀愁与赞美之情的诗歌,其创作背景与林逋这位宋代诗人紧密相关。林逋,字君复,号和靖先生,是北宋著名诗人,以隐居不仕、酷爱梅花著称。他的墓地在南宋时期被建立,并在咸淳年间设立了一块墓碑。赵师秀作为宋代的一位诗人,对林逋的生平和作品有所了解,因此在其作品中寄托了对林逋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
《林逋墓下》的原文如下:
梅花千树白,不是旧时村。倾我酤来酒,酹君仙去魂。短碑藤倚蔓,空冢竹行根。犹有归来鹤,清时欲与论。
首句“梅花千树白”,描绘了一片洁白的梅花树林,暗示了墓地环境的静谧和纯洁,也暗寓了诗人对林逋高洁品格的敬仰。第二句“倾我酤来酒,酹君仙去魂”表达了诗人对林逋的怀念之情,通过饮酒的方式来祭奠他的亡灵。第三句“短碑藤倚蔓,空冢竹行根”则具体描述了墓地的场景,藤蔓缠绕在短小的墓碑上,竹子生长在空旷的墓地之中。最后一句“犹有归来鹤,清时欲与论”,表达了诗人想要与林逋的灵魂对话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林逋作品的赞赏和推崇。
《林逋墓下》不仅因其精湛的艺术成就而成为传世之作,更因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而受到后人的广泛研究和赞誉。这首诗不仅是对林逋一生的缅怀,也是对宋代文人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