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宿再送子野

又承出郭到贫家,一度分携鬓易华。
自说印书春可寄,独惭阙酒夜难赊。
眠迟古鼎销残火,吟苦寒缸落细花。
羸病不能亲送别,梦魂先立渡头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会宿再送子野》是宋朝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作者与子野分别时的深情厚谊。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原文
    又承出郭到贫家,一度分携鬓易华。
    自说印书春可寄,独惭阙酒夜难赊。
    眠迟古鼎销残火,吟苦寒缸落细花。
    羸病不能亲送别,梦魂先立渡头沙。

  2. 译文:再次走出城郭来到贫家的子野,一次分离就让人感到头发变白。自己说自己可以写信告诉朋友春天的消息,却因为缺酒而觉得难以赊来。睡觉时炉火已经熄灭,吟诗时寒冷的铜壶里落了细细的花瓣。身体虚弱生病不能亲自送别,梦见他已在渡口等待。

  3. 赏析:《会宿再送子野》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和内心感受。首句“又承出郭到贫家”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第二句“一度分携鬓易华”则反映了岁月不饶人,时光匆匆流逝的感觉;第三句“自说印书春可寄,独惭阙酒夜难赊”表现了诗人对于无法满足对方期待的内疚感;第四句“眠迟古鼎销残火,吟苦寒缸落细花”则进一步描绘了分别时的孤独与凄凉;最后一句“羸病不能亲送别,梦魂先立渡头沙”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

通过了解《会宿再送子野》的内容、背景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