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 其二萍乡阳春亭

千山拥翠屏,一水萦罗带。雨过水痕添,云散山容在。
亭高景最幽,天迥风尤快。啼鸟一声闲,唤起情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生查子·其二萍乡阳春亭》是一首宋代诗人赵师侠创作的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赵师侠,字不详,宋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已知其在宋代文学中有显著地位。《生查子·其二萍乡阳春亭》可能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 诗歌原文:千山拥翠屏,一水萦罗带。雨过水痕添,云散山容在。亭高景最幽,天迥风尤快。啼鸟一声闲,唤起情无奈。
  3. 诗歌鉴赏:诗中的“千山拥翠屏”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山峦环绕着如翡翠般的屏风。“雨过水痕添,云散山容在”,雨后山间,溪流的痕迹更加明显,云雾散去后,山的轮廓也愈发清晰可见。“亭高景最幽,天迥风尤快”则展现了亭台的高耸和四周环境的静谧之美,风从高处吹来,带来凉爽的感觉。而“啼鸟一声闲”,则是对自然之声的细腻描写,鸟儿的鸣叫虽悠扬却显得有些闲适,与周围的宁静形成对比。最后两句“唤起情无奈”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无奈,尽管景色宜人,但却无法完全驱散内心的愁绪。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没有华丽的词汇堆砌,而是用简练的语言捕捉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瞬间。
  5. 文化价值:《生查子·其二萍乡阳春亭》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对于研究宋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生查子·其二萍乡阳春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古诗,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文的桥梁。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哲理的体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