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弟及第

里闬高高祖德新,鲁庭诗礼孟家邻。
连登桂籍青袍客,共拜萱堂白首亲。
倚国精诚明火玉,照人清节对霜筠。
童襟开慧盈书馆,渐喜芝兰在处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弟及第》是宋代诗人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侄子科举及第的喜悦与祝贺之情。下面将对《喜弟及第》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蔡襄,字君谟,生于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省)。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曾任知制诰,多次上书直言进谏,支持庆历新政。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
    里闬高高祖德新,
    鲁庭诗礼孟家邻。
    连登桂籍青袍客,
    共拜萱堂白首亲。
    倚国精诚明火玉,
    照人清节对霜筠。
    童襟开慧盈书馆,
    渐喜芝兰在处春。
  • 译文:蔡襄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族图景。诗中不仅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还展示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祝福。通过“童襟开慧”等词语,展现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和谐与亲情。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这首诗以其平实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的深厚感情。《喜弟及第》作为蔡襄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文学造诣和对家族文化的尊重。
  •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关系被视为社会结构的核心。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家族荣誉的庆祝,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家族观念和孝道精神。
  1. 评价与影响
  • 历史评价:《喜弟及第》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赞誉。它被视为蔡襄诗作中的佳作,被后世多次引用和赞颂。在中国文化中,此类作品常常被用作教育子女、弘扬家族美德的重要教材。
  • 现代意义:在当代,这首诗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启示意义。它提醒人们要注重家庭和亲情,同时也激励着年轻一代努力学习和追求卓越。通过对传统诗词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精神。

《喜弟及第》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承载着深厚的家族文化和社会价值观。通过了解这首作品及其作者的生平,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如何维护家庭和睦、传承优秀文化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