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众院尝荔支

霞树珠林暑后新,直疑天意别留春。
京华百世争鲜贵,自是芳根著海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净众院尝荔支》是宋代诗人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净众院所产荔枝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审美情趣。下面将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蔡襄是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书、画皆有卓越成就,尤其是书法,被誉为“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多以清新脱俗、意境高远著称,其诗词亦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赞颂。

  2. 诗歌原文
    霞树珠林暑后新,直疑天意别留春。
    京华百世争鲜贵,自是芳根着海滨。

  3. 诗意解析
    首句“霞树珠林暑后新”,描绘了夏日之后,霞光中的荔枝树显得格外新鲜,如同珍珠般闪耀。这里的“霞树”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第二句“直疑天意别留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特殊季节赐予的美味果实的惊喜与赞叹,好像这是上天特地为人间留下的春天一样。第三句“京华百世争鲜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荔枝的喜爱和追捧,以及这种珍品在京城的珍贵地位。最后一句“自是芳根着海滨”,则点出了荔枝的产地——海滨地带,强调了其地理的特殊性及其天然的香气和味道。

《净众院尝荔支》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这首作品,可以感受到蔡襄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美好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