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渔梁驿

庭树疏疏河汉低,瓦沟霜白月平西。
寒鸦不奈单栖苦,落泊惊飞到晓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渔梁驿》是宋代诗人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所成就,而且其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以下对《宿渔梁驿》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号忠惠,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和学者,出生于福建省兴化军仙游县。他历任多个官职,曾赞助庆历新政,后任知制诰等职,为官清廉,直言敢谏。
  • 文学成就:蔡襄不仅是书法大家,他的诗作也十分出色。《宿渔梁驿》便是他在文学创作中的又一力作,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1. 诗歌原文
  • 庭树疏疏河汉低:描绘了夜晚时分,庭园里稀疏的树木与天空中的银河相互映衬,形成一副宁静而深邃的景象。
  • 瓦沟霜白月平西:通过对瓦沟边霜白的情景描写,展现了一个寂静而清冷的夜晚,月光斜照在屋檐上的景象。
  • 寒鸦不奈单栖苦:通过寒鸦因孤寂而鸣叫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感慨。
  • 落泊惊飞到晓啼:描述寒鸦因寒冷而惊慌起飞,直至天明的啼鸣,进一步衬托出环境的凄冷和生命的无奈。
  1. 作品背景
  • 地理位置:《宿渔梁驿》中的“渔梁驿”位于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渔梁村,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驿站,自唐代以来便作为中原入闽的第一站,历史上一直是商贾仕宦北上中原或南下入闽的重要交通枢纽。
  • 历史意义:渔梁驿不仅是古代交通要道,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宿渔梁驿》不仅是蔡襄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更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反映了古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情感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