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 盱江有怀

桃李墙头,向人都似他年意。舞丝千丈扬晴光,骀青春无际。花气薰然自醉。傍垂杨、行行缓辔。倦游无奈,回首云山,归期犹未。
玉锁楼空,鸟啼花外东风起。少年恩怨付波流,吟望朱阑倚。冉冉尘生客袂。对尊前、高情暂寄。洞天一笑,仙驭乘空,姑峰凝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烛影摇红·盱江有怀》是宋代词人张抡的词作,也是一首表现对故乡深深思念之情的诗词作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品原文
  • 上阕:“桃李墙头,向人都似他年意”,此句描绘了桃花如墙头的繁花似锦,而它们所散发的香气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与辉煌。
  • 下阕:“倦游无奈,回首云山,归期犹未。”这里表达了词人在游历之后感到的疲惫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归期的期待与迷茫。
  1. 创作背景
  • 词作时期:张抡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国家的衰败和个人命运的波折交织在一起,使得词人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 创作缘由:词人可能曾在宋代经历过政治变迁或战乱,这些经历让他在元宵佳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和故国的兴衰,从而激发了这首词的创作灵感。
  1. 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通过今昔对比,词人巧妙地将过去宫廷的繁华与现在的冷落进行了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词作的情感表达力。
  • 情感表达: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盱江夜景,通过对烛光摇曳和江水波光的描述,传达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1. 赏析解读
  • 意境营造:《烛影摇红·盱江有怀》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营造出了一种朦胧而又深邃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情感共鸣:词中的“桃李墙头”等意象,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们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与忧伤。

《烛影摇红·盱江有怀》不仅是一首表现对故乡深深思念之情的诗词作品,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