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隐庵

在昔避世贤,隐居岂自喜。
甘守西山饿,清洗颍阳耳。
一旦事高尚,万古激贪鄙。
孰谓乐山林,便可轻朝市。
窃笑效颦人,不知捧心美。
妄将凡庸姿,敢希明哲轨。
盗此嘉遁名,纷若干时子。
仕途指捷径,矫伪污青史。
圣朝扬仄陋,采录无遐迩。
不遗下体葑,况乃中乡芑。
多士生此时,贫且贱焉耻。
梦自傅岩来,猎从渭滨起。
隐君闻此风,翻然乌可已。
聊为知者道,庶达名庵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隐庵》是一首由宋代文学家赵德孺创作的五言古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看法和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中隐庵》:

  1. 诗歌原文
    在昔避世贤,隐居岂自喜。甘守西山饿,清洗颍阳耳。一旦事高尚,万古激贪鄙。孰谓乐山林,便可轻朝市。窃笑效颦人,不知捧心美。妄将凡庸姿,敢希明哲轨。盗此嘉遁名,纷若干时子。仕途指捷径,矫伪污青史。圣朝扬仄陋,采录无遐迩。不遗下体葑,况乃中乡芑。多士生此时,贫且贱焉耻。梦自傅岩来,猎从渭滨起。隐君闻此风,翻然乌可已。聊为知者道,庶达名庵旨。

  2. 作者简介
    赵德孺,名不详。与李之仪同时,李之仪称之为太傅(《姑溪居士前集》卷二)。在古代文学中,他被视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传颂。

  3. 诗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逸生活与世俗生活的优劣,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一朝事高尚,万古激贪鄙”等句子,深刻揭示了作者对道德品质的高度重视。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场腐败的强烈不满和批评。

  4. 创作背景
    据《姑溪居士前集》卷二记载,李之仪曾称赵德孺为太傅,这说明赵德孺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而《中隐庵》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表达其对于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5. 文化意义
    赵德孺的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体现了一种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以及对官场腐败的揭露和批评。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深刻的文化意义,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中隐庵》作为宋代文学家赵德孺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更在文化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于道德品质的高度关注,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