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后相思心目乱。不谓芳音,忽寄南来雁。却写花笺和泪卷。细书方寸教伊看。
独寐良宵无计遣。梦里依稀,暂若寻常见。幽会未终魂已断。半衾如暖人犹远。
蝶恋花 · 商调十二首(其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其九》是宋代词人赵令畤创作的一首婉约词。这首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古代文人骚客对爱情的细腻描摹与真挚表达。以下是一些介绍:
- 创作背景:赵令畤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他的文学才华在宋代文坛上享有盛誉。这首《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其九》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文中情感流露来看,应该是在赵令畤离乡背井之时所作,寄托着他对远在他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 诗词原文及翻译:
不谓芳音,忽寄南来雁。
却写花笺和泪卷。
细书方寸教伊看。
独寐良宵无计遣。
梦里依稀,暂若寻常见。
幽会未终魂已断。
半衾如暖人犹远。
译文:
没有料到这美好的声音突然从南方飞来,
我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相思的诗句。
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泪水,
让我的爱人仔细阅读。
独自度过漫长夜晚,无法排解忧愁,
梦中相见,仿佛又回到了平常的日子。
幽会还未结束,就已经心碎分离,
被子温暖着身体,但爱人依旧遥远。
”`
- 诗词鉴赏:《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其九》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幅深情厚意的画面。词中的“不谓芳音”暗示了声音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平静的生活,使得作者的情感得到了强烈的激发。通过使用细腻的笔触,将思念之情融入自然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深深的孤独与渴望。
- 艺术特色:赵令畤在《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其九》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隐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全词以情动人,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词婉约派的特点。
- 历史意义:此词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宋代文学作品的重要资料。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令畤的《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其九》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部充满智慧与美感的艺术瑰宝。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美的独到理解和追求。
注解
别后:指「(张生)明年,文战不利,遂止于京」一事。
芳音:代指崔莺莺。
南来雁:即书信。《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繫帛书。」 「却写花笺和泪卷」句:同后一句括「(张生)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崔氏缄报之词,粗载于此……」事。花笺,代指书信。 「独寐良宵无计遣。梦里依稀,暂若寻常见。幽会未终魂已断。半衾如暖人犹远。」句:括崔莺莺信中句「闲宵自处,无不泪零。乃梦寐之间,亦多叙感咽离忧之思。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虽半衾如暖,而思之甚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