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光化道中寄家

画船稳泛春波渺。夕雨寒声小。紫烟深处数峰横。惊起一滩鸥鹭、照川明。
西楼今夜归期误。恨入阑干暮。可堪春事满春怀。不似珠帘新燕、早归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光化道中寄家》是宋代赵令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赵令生平:赵令,宋代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但根据作品的内容和风格推测,他可能是一位生活在北宋时期的文人。
  • 创作时期:此词创作于宋代,具体年代难以考证,但从内容和艺术手法来看,应该是在宋哲宗时期或之后的作品。
  1. 词题解读
  • 题目来源:《虞美人·光化道中寄家》的题目“虞美人”是宋词的一种体裁,属于小令词,通常由五句四仄组成,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这种词形式简洁明快,便于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光化道中:这里的“光化道”指的是古代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境内。而“中寄家”则表明了诗人当时正身处旅途之中,通过词作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1. 词作原文与翻译
  • 原文:画船稳泛春波渺。夕雨寒声小。紫烟深处数峰横。惊起一滩鸥鹭、照川明。西楼今夜归期误。恨入栏干暮。可堪春事满春怀。不似珠帘新燕、早归来。
  • 翻译:画船平稳地行驶在春天的江面上,傍晚的细雨带来了一丝寒冷,声音很小。紫烟缭绕,远处有几座山峰横亘天际,惊起的一群鸥鹭在水面上飞翔,映衬着江水更加明亮。今天晚上,我本应在西楼等待回家的机会,却因为一些误会而错过了归期,心中充满了遗憾。春天的景色让我满怀感慨,不像那些新燕一样早早归来。

这首《虞美人·光化道中寄家》是宋代赵令创作的一首婉约派词作,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通过对词人生平、创作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全面地欣赏这首词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