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摇日色远生光,飞絮随风上下狂。
缬间群花连野发,锦添稚笋满林香。
斜阳落尽千山晚,带月归来一苇航。
老矣追欢非我事,效颦子美访黄娘。
和别馆即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别馆即事》是宋代诗人赵希逢所作的七言诗,而非华岳所写。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受与思考。
《和别馆即事》中,“溪摇日色远生光,飞絮随风上下狂”两句生动描绘了一幅动态的自然画面,溪水摇曳着日光,仿佛为它增添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而飞絮在风中上下翻飞,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种景象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触动了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缬间群花连野发,锦添稚笋满林香。”这两句则通过色彩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缬(一种古代织锦技艺)与群花相间,如同大自然的绚烂多彩;而稚嫩的笋芽,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里的“锦添稚笋”不仅仅是对春意盎然的描写,也暗示了新事物的成长和繁荣。
结尾两句“斜阳落尽千山晚,带月归来一苇航”,则将时间推向夜晚,夕阳西下,山峦在暮色中愈发显得宁静而神秘。诗人在这样的景致中结束一天的游历,乘着小船,带着月色归家,这种场景既富有诗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和别馆即事》不仅以其精湛的文字捕捉了春天的美景,更以深邃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光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珍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