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百舌

四序循环机不息,百花独梅先占得。
纷纷红紫未动头,飞蝶游蜂圣得识。
数声啼破枝头春,来从何处绿杨阴。
黄鹂钳口燕无语,是甚娇声敢啭禽。
梨花院落如飞雪,百样间关调巧舌。
工兼众语媚韶华,一部笙簧长按节。
东君拂袖赏音稀,寂寞无言蒿下飞。
一春滕口说底事,徒尔贻笑诸羽衣。
人生可以直则直,万言万当岂如默。
三年不鸣忽一鸣,惊动东西与南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百舌》是宋朝诗人赵希逢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赵希逢,生活在宋朝时期,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尽管关于赵希逢的生平资料较少,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2. 诗歌原文:《和百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不仅能感受到宋代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也能领略到中华诗词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
  3. 作品鉴赏: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表达。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动态美。同时,诗人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生命活力和美好春光的赞美。
  4. 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春天常常被赋予新生、希望和繁荣的象征意义。《和百舌》这首诗恰好捕捉了这一主题,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如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5. 后世影响:赵希逢的《和百舌》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界美景赞美的佳作,也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使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和百舌》不仅展示了赵希逢作为宋代诗人的艺术成就,还体现了中华文化在自然观、人生观及社会观上的深层价值。对于爱好文学和中华文化的朋友来说,了解这首古代诗歌将是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和艺术的好途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