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梅里

南风六月吐梅花,奇绝西昌孝子家。
一点落英千古月,夜来啼杀后栖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孝梅里》是宋代诗人宋理宗所作诗词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孝梅里》的作者是宋理宗,宋理宗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英明君主,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咸淳”年间,这一时期的宋朝虽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但宋理宗仍展现出了政治上的一些成就与特色。
  2. 作品原文:南风六月吐梅花,奇绝西昌孝子家。一点落英千古月,夜来啼杀后栖鸦。
  3. 整体翻译:南风吹过六月,带来梅花开放的景象,那是奇绝的西昌孝子之家。一点花瓣飘落,月光之下,千古以来的月色显得更加皎洁,夜晚的乌鸦被这美景惊得啼叫不止。
  4. 词句注释:在这首诗中,“奇绝西昌孝子家”指的是西昌的一位孝子家中,他的家因梅花而闻名于世。这里的“奇绝”意味着非常独特和罕见。“千古月”则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月亮,强调时间的长久和文化的沉淀。“夜来啼杀后栖鸦”描述了乌鸦因为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而啼叫的情景。
  5. 白话译文:当夏日的南风在六月吹过,带来了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那是在西昌的一个孝子家中,他的家因为梅花而名闻遐迩。在月光下,一朵梅花落下,仿佛是千年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一样。当夜幕降临,乌鸦也被这美景所吸引,纷纷啼叫起来。
  6.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理宗的个人经历或某些历史事件有关。诗中提到的“西昌孝子家”和“千古月”,暗示了某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怀念。同时,这首诗也可能是宋理宗表达个人情感或政治立场的一种方式。
  7. 名家点评:谢旻雍正的《江西通志》卷七六记载了龙震翁的故事。龙震翁是一位泰和人,性孝。当他的母亲去世未葬时,山贼焚烧了他的家园。在绝望之下,夫妻都抱着棺材一起死了。死后不久,他们埋葬的地方长出了一株枯梅,并在第二年六月开花。这一故事后来被传为佳话。

《孝梅里》不仅展现了宋理宗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