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民金氏居

碧港虽通邑,红尘不到门。
桑麻唐杜曲,鸡犬晋桃源。
山远云千点,天宽月一轩。
居人非隐者,吾欲叫东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道民金氏居》是宋代诗人赵希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境界。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赵希桐,字谊父,太祖九世孙( 《宋史·宗室世系》七)。理宗宝庆间有诗名,与李龏相倡和。其创作主要以毛晋汲古阁影宋《六十家集》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之 《江湖小集》及 《两宋名贤小集》简称江湖集、名贤集。他的诗歌多以描绘田园风光、表达隐逸思想为主,深受后世喜爱。

  2. 诗歌原文
    碧港虽通邑,红尘不到门。
    桑麻唐社门,鸡犬晋桃源。
    山远云千点,天宽月一轩。
    居人非隐者,吾欲叫东园。

  3. 诗歌解析

  • “碧港虽通邑,红尘不到门。”: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外的向往之情。虽然碧港(可能指某个风景优美的小镇或村落)与尘世相连,但诗人选择了隐逸的生活,不愿被世俗纷扰所累。
  • “桑麻唐社门,鸡犬晋桃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桑麻(指种植的农作物)与唐杜曲(唐代的一种田园风光)相联系,以及鸡犬与晋桃源(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国度)相映衬,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远离尘嚣的境界。
  • “山远云千点,天宽月一轩。”: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衬托出诗人所追求的隐逸生活。山远而云层缭绕,天宽而月光皎洁,这种自然景色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谐相映成趣。
  • “居人非隐者,吾欲叫东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隐居并非逃避现实,而是要在内心深处保持一份清净与平和,不为外界所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美好家园的向往,想要在自己的院子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道民金氏居》不仅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表达隐逸思想的诗词,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作品。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形式,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热爱诗歌、向往隐逸生活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