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港虽通邑,红尘不到门。
桑麻唐杜曲,鸡犬晋桃源。
山远云千点,天宽月一轩。
居人非隐者,吾欲叫东园。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节:道民金氏居
- 注释:“道民”可能指的是某个以农业为主的社区或村落,而“金氏”可能是这个社区或村落中某个家族的名字。“居”表示居住或生活的地方。
第2节:碧港虽通邑,红尘不到门。
- 译文:虽然这个村庄靠近城市,但城市的尘土并未沾染到它。
- 关键词:“碧港”、“通邑”、“红尘”(尘土)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示了这个村庄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景象。”通邑”意味着这个村庄与外界有联系,但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红尘不到门”则描绘了村庄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只有自然美景。
第3节:桑麻唐杜曲,鸡犬晋桃源。
- 译文:这里种满了桑树和芝麻,就像唐代的杜甫笔下那样;鸡鸣狗吠间透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联想到晋代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 关键词:“桑麻”、“杜曲”、“鸡犬”、“晋”、“桃源”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古代田园生活的描绘,赞美了这个村落的自然之美和和谐之态。杜甫和陶渊明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和向往。
第4节:山远云千点,天宽月一轩。
- 译文:远处的群山被层层白云环绕着,夜空中明亮的月亮挂在一个宽敞的窗户上。
- 关键词:“山远”、“云”、“千点”、“天宽”、“月”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感觉。明亮的月光洒在窗前,给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色的美,也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平和和满足。
第5节:居人非隐者,吾欲叫东园。
- 译文:这里的居民不是隐居的人,我打算去东边的花园里大声喊叫。
- 关键词:“居人”、“隐者”、“东园”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和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生活的某种不满和寻求。他想要逃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寻找一片宁静之地。这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是许多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共同追求。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描绘村落的自然风光和居民生活的宁静,传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诗中的”东园”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而他的”欲”则是对这种理想的渴望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