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钟号月掩岩扉,遥想幽人不梦时。
曾听微言知见妙,应怜懒我用功迟。
帻疏种种宁相贷,窗静山山尚可疑。
傥有一单容过客,眼中须接秀峰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高钟号月掩岩扉,遥想幽人不梦时。
曾听微言知见妙,应怜懒我用功迟。
帻疏种种宁相贷,窗静山山尚可疑。
傥有一单容过客,眼中须接秀峰奇。
《寄秀峰忠老》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刘子翚生活在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至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期间,其一生与宋朝的政治变迁紧密相连,南渡后,他曾任兴化军通判,并在父亲的支持下筑室屏山,专心讲学。刘子翚与胡宪、刘勉之为道义交游,并受朱熹影响,其学识和品行受到了当时学者的高度评价。
《寄秀峰忠老》是刘子翚在宋高宗南渡之后所作,反映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高钟号月掩岩扉,遥想幽人不梦时”一句,描绘了秀峰忠老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以及自己因公务繁忙而难以相见的遗憾。诗中还透露出刘子翚对于友情的珍视,如“曾听微言知见妙,应怜懒我用功迟”表达了他对友人智慧的认可以及对自身的反省。
《寄秀峰忠老》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追求,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