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钟号月掩岩扉,遥想幽人不梦时。
曾听微言知见妙,应怜懒我用功迟。
帻疏种种宁相贷,窗静山山尚可疑。
傥有一单容过客,眼中须接秀峰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与情感;然后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最后结合诗人的生平及写作背景等分析诗作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技巧。此题要求考生对全诗逐句进行赏析,答题时可从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入手。
“寄秀峰忠老”:寄给秀峰忠厚的老人。秀峰,即张秀夫,元代诗人。
首联:“高钟号月掩岩扉,遥想幽人不梦时。” 高耸的钟楼在月光的笼罩下显得十分雄伟壮丽。我遥想着你(秀峰)此时正在山中修炼,一定不会做梦吧。
颔联:“曾听微言知见妙,应怜懒我用功迟。” 我曾在听到你(秀峰)微言大义的时候领悟到了其中的奥妙,现在想想你(秀峰)真是怜惜我的懒惰而用功太晚啊。
颈联:“帻疏种种宁相贷,窗静山山尚可疑。” 我的帽子松松散散的没有什么值得你(秀峰)借给我的东西,窗户也静静的山山依旧让人怀疑。
尾联:“傥有一单容过客,眼中须接秀峰奇。” 如果有一天有个客人路过这里,一定要让他看看秀峰的美丽景色。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秀峰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诗人对秀峰的敬仰之情。
【答案】
高钟号月掩岩扉,遥想幽人不梦时。
曾听微言知见妙,应怜懒我用功迟。
帻疏种种宁相贷,窗静山山尚可疑。
傥有一单容过客,眼中须接秀峰奇。
赏析:
这是一首寄给好友秀峰的信。诗的前四句是说,高高的钟楼在月光的笼罩下显得十分雄伟壮丽,我遥想着你(秀峰)此时正在山中修炼,一定不会做梦吧。这两句以景起兴,为下文抒发对秀峰的思念之情做铺垫,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秀峰的敬佩之情。中间四句则是诗人在得知秀峰有微言大义后发出的感叹,他曾经在听闻秀峰微言大义的时候领悟到了其中的奥妙,现在想起来秀峰真是怜惜他的懒惰而用功太晚。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秀峰的敬仰之情,也表现了他对自身的反省与自责。后面几句则是诗人想象如果有一天有个客人路过这里,一定要让他看看秀峰的美丽景色。这几句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与升华,也表达了诗人对秀峰的祝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