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翁不咄咄,琅然寄枯琴。
倘无枯琴寄,孰表吾之心。
形忘岂知病,道在宁复今。
龙蟠老樟下,觱发摇长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病翁不咄咄,琅然寄枯琴。
倘无枯琴寄,孰表吾之心。
形忘岂知病,道在宁复今。
龙蟠老樟下,觱发摇长音。
。
《次韵致明听琴》是宋代诗人李之纯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次韵”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寄予的深厚情感和期望。全诗通过描绘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受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情交流,展现了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一些分析:
标题解析:“次韵致明听琴”,“次韵”意味着按照原作的格律或词调进行创作,“致明听琴”则指友人寄来的作品。整首诗通过与朋友之间音乐交流,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情感表达:诗歌中充满了对友谊、自然美景以及宁静生活的情感追求。“次韵”的行为体现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回应对方的美好期待。
意境营造:“听琴”这一意象不仅象征着音乐带来的愉悦,也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