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览前此唱和诗卷有诗次其韵

穷不废诗真技痒,笔研风云日相向。
圣贤发愤乃有作,三千馀篇自古上。
荒城谁我同此声,惟有哀猿啸青嶂。
穷人所作诚已难,平淡丰腴乃嘉唱。
横槊壮气虽萧萧,击钵争先犹行行。
敢怀修门成怨骚,亦防饭颗嘲苦相。
江湖千里山千重,朝夕供吟纷万状。
闲适非以娱时人,可口甘酸劳酝酿。
大儿归不开卷轴,喜我穷通心已忘。
种瓜颇欲学东陵,醉尉亦从呵故将。
古人能轻万户侯,为有千篇相等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跋览前此唱和诗卷有诗次其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到黄州,生活困顿。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与友人一起吟咏诗词,享受生活的乐趣。

在这首诗中,苏轼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他用“不知”一词来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也体现了苏轼的诗歌创作风格。他善于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诗歌之中,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内涵。他的诗歌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跋览前此唱和诗卷有诗次其韵》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