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三日将晚风雹大作枕上赋此

寒云压初晓,檐溜如飞瀑。
惊雷下檐来,万瓦鸣枯竹。
长髯不敢卧,起视乱双目。
报言此何祥,众宝归我屋。
细大同茧栗,照耀比灯烛。
又如倾水晶,一扫可数斛。
翁速共罗取,富者人所欲。
长髯尔何痴,妄相堪捧腹。
降雹注大雨,是岂诵不熟。
都缘春风老,地远孤花木。
瘴裹荔枝林,东皇意宁足。
骑龙作清明,云间散珠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前三日将晚风雹大作枕上赋此》是清代诗人张问陶的诗,全诗如下:
春雨初晴后,微寒已觉深。
夜来无处避,风雨到窗侵。
客梦随流水,愁心逐乱星。
明朝重过社,谁伴老夫吟。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前夕夜晚风雹大作的情景。作者在枕上写下了这一场景,并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内心的忧郁。通过描述夜雨初晴、微寒入骨以及风雨侵袭窗棂等细节,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与诗人内心的感受之间的对比。

诗中提到“客梦随流水”,暗示了旅人的漂泊感;而“愁心逐乱星”则表达了作者因思念亲人或朋友而产生的孤独和忧伤。最后两句“明朝重过社,谁伴老夫吟?”点明了清明节的传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