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见孤城万马屯,山行飘若出尘樊。
临池想凤心皆妄,据槛观鱼道更尊。
笑吸百川淋酒渴,旁看三峡倒词源。
人生适意须觞咏,世事升沉不足论。
凤池小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池小饮》是邓肃于宋代所作的一首古诗词。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以下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诗歌原文
北山知有出郊心,为霁春寒十日阴。
水石本为迁客共,一枝端欲寄深林。作者简介
邓肃(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他在文学史上以写景见长,其词风清丽婉约,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的细微变化,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意味。诗意解析
- “北山知有出郊心”:此句表达了诗人在北山下所感受到的出城游玩的愉悦心情。”出郊”通常指远离城市到郊外游玩,而“心”则暗示了内心的喜悦与轻松。
- “为霁春寒十日阴”:这句描绘了春天天气的变化,虽然经历了短暂的晴天,却因为春寒而未能完全消散,增添了几分忧郁的氛围。
- “水石本为迁客共”:水边和石上的景色本是诗人过往游人共同观赏的对象,但在这里,它们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哀愁。
- “一枝端欲寄深林”:这里的“一枝”比喻诗人自己的孤独或才华,而“寄深林”则意味着将自己的志向或情感寄托于深远的林中。
- 艺术特色
- 抒情手法:《凤池小饮》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诗人将自己对自然的感悟与个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力。
- 意象运用:诗中的“水石”、“迁客”、“深林”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暗含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和心境,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 语言风格:邓肃的语言清新脱俗,善于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他的诗词常常以平实的语言展现深刻的意境和哲理。
《凤池小饮》作为邓肃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体会到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创作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