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
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
凡骨膻腥傥不厌,愿供薪水看修真。
高人隐几语言绝,大巧深藏端若拙。
无乃误游天目山,偶见唐公冠带铁。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组诗,共四首。
此组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当时作者在黄州。前两首写登临所见的景色;第三首抒发对谢逸的怀念之情;第四首则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和志趣相投的心境。
苏轼在这组诗中描绘了山川之美、人文景观以及自然风光,展现了他对于山水之美的热爱。同时,通过描写这些景色,也透露出作者对谢逸的怀念之情,表现出他对朋友深厚的情谊。最后两句“此情无计可消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无奈。
总的来说,《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是一组富有诗意、充满哲理性的作品,展现了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