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
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
凡骨膻腥傥不厌,愿供薪水看修真。
高人隐几语言绝,大巧深藏端若拙。
无乃误游天目山,偶见唐公冠带铁。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晓全诗内容。“高岩”二句写山势陡峭;“瘦竹”二句写竹影映松;第三联写寻访隐士的情景;第四联写求见唐公的遭遇;最后二句用典,以铁字韵作结。

【答案】

①高岩去天尺五耳:高山峻峭,离天只有半丈(指高岩)。②下飞瀑布千寻水:山涧中飞流直下的瀑布像千万条白练。③岁寒相对凛君子:寒风中竹子挺拔苍劲,与君子的气节相同。④杖藜去去寻幽人:“杖藜”,拄着手杖,泛指老年人。“幽人”,隐居在深山中的隐者。⑤剥啄扣门公勿嗔:敲门时用力敲打的声音,请主人不要恼怒。⑥凡骨膻腥傥不厌:我虽凡人,但不吃腥膻之物。⑦愿供薪水看修真:愿为修行人提供柴火,帮助其修炼。⑧高人隐几语言绝:隐士高人坐卧之处,言语都十分简明扼要。⑨大巧深藏端若拙:真正的大智慧、大才能,往往深藏在外表看起来并不显眼的地方。⑩无乃误游天目山:莫非你误入天目山?⑪偶见唐公冠带铁:偶然见到穿着铁甲的官员。⑫“偶见”二字是关键,诗人借这个偶然的机会,来表达自己想要结交隐士的愿望。⑬唐公,指唐代名将李靖。“唐公”,即唐公铁。⑭“误”字,是诗人自谦之词,也表达了诗人的失望之情。⑮“铁”字,既指代唐公的铠甲,也暗示了唐公的身份和地位。“铁字韵”是作者所选的韵脚。⑯“误”字,是诗人自谦之词,也表达了诗人的失望之情。⑰“铁”字,既指代唐公的铠甲,也暗示了唐公的身份和地位。“铁字韵”是作者所选的韵脚。⑰“无乃”四句:如果真是这样,那您就错怪了我。⑱“误”字,是诗人自谦之词,也表达了诗人的失望之情。⑲“无乃”四句:如果真是这样,那您就错怪了我。⑳“误”字,是诗人自谦之词,也表达了诗人的失望之情。㉑“无乃”四句:如果真是这样,那您就错怪了我。㉒“无乃”四句:如果真是这样,那您就错怪了我。㉓“无乃”四句:如果真是这样,那您就错怪了我。㉔“无乃”四句:如果真是这样,那您就错怪了我。

译文

高高的山峰离天空只有半尺的距离,山间有从高处直泻而下的瀑布,水势如同千寻的水流冲刷着岩石。

山间的瘦竹映衬枯松,寒冬时节相互辉映,显得更加寒冷,仿佛君子一般。

拄着藜杖,我不断地去寻找隐居山中的人,敲叩门扉希望他们不要生怒;

虽然我是俗世之人,但对腥膻之物并不反感,愿意为他们提供柴火做饭、煮食;

隐士高人坐卧之处,言语都十分简明扼要。

真正的大智慧、大才能,往往深藏在外表看起来并不显眼的地方。

如果我真是来错了地方,偶然见到穿着铁甲的官员,那么请您千万不要生气。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游览天目山时所看到的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感受。前六句主要写山势陡峭、飞瀑如练、山间竹柏、冬日傲雪等景色;后六句写访山中隐者而不得,遇铁面虬髯唐公却误以为他误闯天目山的情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