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伯玉驾部

东风绰约过前溪,碧草纤纤苦未齐。
春到好花随处有,醉来佳客不相携。
高眠未博黄金印,秀句如镌白玉圭。
倒指驿程今甚处,画船应过楚江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曹伯玉驾部相会于姑孰既别得书及诗因以拙句奉寄》是北宋诗人郑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郑獬,字毅夫,宋安州安陆人,仁宗皇祐五年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神宗初,任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因不满新法,出知杭州,未几徙青州。晚年引疾提举鸿庆宫,有《郧溪集》留世。

  2. 诗歌原文:东风绰约过前溪,碧草纤纤苦未齐。春到好花随处有,醉来佳客不相携。高眠未博黄金印,秀句如镌白玉圭。倒指驿程今甚处,画船应过楚江西。

  3. 诗句解析:首联“东风绰约过前溪,碧草纤纤苦未齐”,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氛围。东风和前溪的结合,给人以春天生机勃发的联想,而碧草的未齐则增添了一丝哀愁。

  4.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诗意。

  5. 文化价值:《曹伯玉驾部相会于姑孰既别得书及诗因以拙句奉寄》不仅体现了郑獬的文学才华,也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通过对古代文人交往场景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研究意义。

《曹伯玉驾部相会于姑孰既别得书及诗因以拙句奉寄》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诗歌风貌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不仅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还能进一步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