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左经臣见过

为爱端居上郡章,里闾何幸得徜徉。
买田郭外春耕早,筑室湖滨野趣长。
且把旧书遮病眼,了无尘事扰中肠。
故人访我留佳句,应笑年来两鬓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左经臣见过》是宋代诗人刘安上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内容、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为爱端居上郡章,里闾何幸得徜徉。买田郭外春耕早,筑室湖滨野趣长。且把旧书遮病眼,了无尘事扰中肠。故人访我留佳句,应笑年来两鬓苍。

  2. 作者简介:刘安上,字元礼,宋温州永嘉人。他与哥哥刘安节时称二刘,为乡里所推。他在哲宗绍圣四年进士及第,后累官至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等职,曾直言批评宰相蔡京的罪过。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的经历,这也反映在他的诗作中。

  3. 创作背景:关于《和左经臣见过》的创作时间,目前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来证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份。不过,由于刘安上的生平经历,尤其是他对政治的态度和立场,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任右谏议大夫期间所作。当时的政治环境可能促使刘安上表达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自己的内心感受。

  4. 作品赏析:《和左经臣见过》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田园诗。诗中的“为爱端居上郡章”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而“里闾何幸得徜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眷恋。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在宋词中尤为常见,体现了宋代文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挣扎。

  5. 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和左经臣见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首先,其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能够准确传达诗人的情感。其次,这首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感染力。最后,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6. 历史影响:刘安上的诗歌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的影响,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诗歌仍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同时,这些诗歌也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思考宋代文人生活状态的一个窗口。

《和左经臣见过》作为一首反映宋代文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不仅展示了刘安上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尽管其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通过对其诗歌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