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叔静

频年京阙暗胡尘,窃发桐庐更骇闻。
食尽犬羊还自毙,火炎蝼蚁却须焚。
中原已有汾阳将,二浙谁驱下濑军。
州郡虽严防守计,可将知略佐忠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叔静》是宋代诗人刘安上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深忧虑和无奈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刘安上,字元礼,是宋温州永嘉人,与刘安节时称二刘,为乡里所推,他的仕途并不平坦。他曾因直言宰相蔡京罪而遭罢相,又曾与中丞石公弼共劾蔡京,最终被贬为右谏议大夫,知婺州。

  2. 诗歌原文
    频年京阙暗胡尘,窃发桐庐更骇闻。
    食尽犬羊还自毙,火炎蝼蚁却须焚。
    中原已有汾阳将,二浙谁驱下濑军。
    州郡虽严防守计,可将知略佐忠勤。

  3. 诗歌解析:刘安上的这首诗反映了其政治生涯中的挫折和无奈。在诗中,他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局势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前途的迷茫,同时也流露出对忠诚和职责的坚持。

刘安上的《寄叔静》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政治色彩的作品,也是了解宋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