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国清月老

珍重国清老,由来隐薜萝。
诗清堪供佛,禅定已降魔。
不向名山住,其如讲席何。
无心聊一出,馀论自相多。
别去今逾远,后期难重过。
丁宁一句子,还肯寄来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别国清月老》是宋代诗人邓深的作品,该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邓深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其诗歌的韵味与深度。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邓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其生平事迹不详,但据诗中透露,他可能生于宋哲宗、宋徽宗时期。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以及个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 文学成就:邓深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尽管传世不多,但其作品仍显示出较高的文学价值。
  1. 诗歌原文
  • 珍重国清老,由来隐薜萝。
  • 诗清堪供佛,禅定已降魔。
  • 不向名山住,其如讲席何。
  • 无心聊一出,馀论自相多。
  • 别去今逾远,后期难得。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邓深在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不舍,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诗中的“不向名山住”一句,透露出作者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向往更加宁静的生活方式。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入人心,反映出邓深深厚的文学功底。通过对景抒情,借物言志的手法,使整首诗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1. 文化影响
  • 时代背景:邓深生活的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墨客得以抒发自己的才情和感慨,因此其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文化风貌。
  • 后世影响:虽然目前关于邓深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仍有启发意义,尤其是在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方面。

《寄别国清月老》不仅是邓深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还能从中汲取对人生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