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国清老,由来隐薜萝。
诗清堪供佛,禅定已降魔。
不向名山住,其如讲席何。
无心聊一出,馀论自相多。
别去今逾远,后期难重过。
丁宁一句子,还肯寄来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别后写给国清寺的和尚的,诗中既表达了对国清寺老和尚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名山佛刹的向往。全诗四句,一气呵成,语言简洁明快,意境高远,耐人寻味。

第一句“珍重国清老”,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与国清寺老和尚之间有着很深的感情。国清寺是浙江天台山的一个古寺,相传东晋时高僧慧理在此结庵讲法,因此有“天台宗祖庭”之称。国清寺的老和尚,就是慧理的传人。

“由来隐薜萝”,这一句承上启下。“由来”,指自古以来;“薜萝”,指薜荔、女萝一类的藤蔓植物,这里借以形容寺庙幽深僻静的环境。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国清寺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环境,隐居于此的佛教徒们过着简朴的生活。

“诗清堪供佛”,进一步描绘了国清寺老和尚的生活。“供佛”,即诵经礼拜;“诗清”,意指诗歌清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国清寺老和尚用诗歌来修行,他的诗歌清雅优美,足以供佛陀诵读。

“禅定已降魔”,这句诗进一步赞美了国清寺老和尚的精神境界。“禅定”,即禅宗定慧,是指通过禅修达到的一种心无杂念、超然物外的境界。“降魔”,指佛教中的降伏魔鬼,比喻消除烦恼、获得智慧。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国清寺老和尚用禅定来修炼,已经达到了降魔的境界。

“不向名山住,其如讲席何”,这两句诗是说,虽然国清寺老和尚可以隐居山林,但他并不追求名山大川间的世俗繁华,而是喜欢在讲席上教化众生。这里的“讲席”,指的是讲经说法的地方。这句诗反映了国清寺老和尚淡泊名利、潜心修行的人生态度。

“无心聊一出,馀论自相多”,这两句诗是对前两句的回应。“无心”,意为没有其他的心思;“聊出”,指暂时离开;“馀论自相多”,意指其他的言论和想法自然就会多起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国清寺老和尚没有其他的心思,只是暂时离开了讲席,而其他的言论和想法自然会很多。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别去今逾远,后期难重过。”意思是说,离别已经很久了,很难再有机会相见;“丁宁一句子”,意思是再三叮嘱;“还肯寄来么”,意思是还愿意把这首诗寄给我吗?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清寺老和尚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