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巧妇为花谋,针线残零细意收。
不管生红难熨贴,从教百皱缀枝头。
【注释】:
谁家巧妇(qīn jiā qiǎo fù)为花谋(móu),针线残零细意收。
不管生红难熨贴(yǐn tái sēng hóng nán yù tiē),从教百皱缀枝头(zòng jiāo bǎi cuò zhuì zhī tóu)。
【赏析】:
“谁家巧妇为花谋”是说,是谁家的巧手妇女在为花儿谋划呢?这里的“巧妇”,指的就是绣娘们。她们用绣花的手法将花朵点缀得绚丽多彩,使花卉更加美丽。而诗中所说的“巧妇”就是以绣花为职业的女性。“巧妇为花谋”,既表明了诗人对刺绣女人们巧妙手艺的赞美,又暗示了作者自己也是绣花匠人,有深厚的刺绣功底;同时,也表明了诗歌的创作背景,即诗人与刺绣女人们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一起为大自然增色添彩。
“针线残零细意收。”是说,绣娘们正在用心地收拾那些散落一地的针线和碎料。“残零”指的是散落一地的针线、碎料,而“细意”则指的是绣娘们细心地收拾这些针线、碎料。这里既有对绣娘们勤劳精神的赞扬,又有对她们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的肯定。
“不管生红难熨贴,从教百皱缀枝头。”是说,不论那鲜艳的红色绣花多么娇艳欲滴,都难以熨平它的皱折;但无论那些绣花多么皱折百孔,都要将它缀在花枝上。这里的“红”字,既是对绣花颜色鲜艳的形容,也是对绣娘们工作成果的一种肯定。而“百皱”则是对绣花皱折程度的夸张。这里的“难熨贴”和“缀枝头”都是对绣娘们工作的肯定与赞扬。
这首诗通过描绘绣娘们忙碌的身影和精湛的手艺,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之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