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无月肯堂邀小酌赋三五七言

雨飘零,风凄清。坐念今夕月,知从何处明。未须无月更作恶,但愿有酒常同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关于中秋夜晚的七言绝句,作者是宋朝的诗人林光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释:

  1. 诗题:”中秋无月肯堂邀小酌赋三五”
  • “中秋无月”指的是中秋节的时候并没有月亮。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这个时节人们赏月、吃月饼。没有月亮,意味着不能像传统那样赏月,但诗人通过“无月”来表达一种别样的意境,可能是在强调某种情感或心境上的缺失。
  • “肯堂邀小酌”中的“肯堂”可以理解为邀请或者同意的意思。这里的“堂”可能是指家宴或者是某个特定的场合。而“邀小酌”则表示与朋友或亲人相聚,共饮几杯。
  • “赋三五”中的“三五”指代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概念,即“上弦月”。在农历七月中,十五的月亮最为明亮,被称为“上弦月”。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描述这个时期的情景,或者是在回忆过去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1. 诗意解析: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对中秋节日气氛的向往与怀念。没有月亮意味着传统的团圆和快乐无法实现,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失落,而是选择了邀请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享受这个特别的夜晚。这种转变体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人情味。

  2.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简洁明了的叙述方式,通过对比“无月”与“邀小酌”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天文知识(如“上弦月”),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趣。

  3.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情感色彩,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娓娓道来,让人读后感同身受。

  4. 历史背景:虽然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在特定节日中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一个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许多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