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直感秋思南游予欲北还未得

枥马常嘶北,边鸿郤愿南。
一时秋气感,两地物情谙。
俗怪玄尚白,自疑青出蓝。
何当鹿门隐,数就德公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出自《东坡志林》卷二中“余尝谓诗人有三昧者”一文中的第四段。全篇共分四层意思:

  1. 诗歌开头即以“秋兴”开篇,“隐直感秋思南游予欲北还未得”,表明作者在秋天的思绪,想要到北方去却没有实现的愿望。

  2. 接下来诗人借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如:“人生几何能几许?百年三万六千日。”说明生命短暂,只能珍惜眼前时光。

  3. 诗人在最后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景象。

  4. 整首诗歌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与思考。从秋天的思绪到人生短暂,再到自然之美,展现了苏轼在文学作品中的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