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介归山中

君归湖上山,寄傲白云间。
岩树定未改,春条应可攀。
曾随太守荐,近揖上公还。
知子不贪贵,令人思闭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介归山中》是宋代诗人刘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刘敞的这首诗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更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予读者极大的启迪。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张介归隐山林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君归湖上山”一句,不仅点明了张介即将回归的地点,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使人联想到古人所追求的“隐逸”理想。通过这样的场景设定,诗人表达了对张介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选择的赞赏之情。

从诗歌的艺术风格来看,刘敞的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宋诗五言律诗形式,其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特别是诗句“岩树定未改,春条应可攀”中,通过描绘四季更迭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机,同时也隐喻了人的生命状态和心境变化。这种以景衬情的手法,使得诗歌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了很高的审美价值。

从诗歌的深层含义来看,刘敞在诗中通过赞美张介的归隐生活,传达了一个更为普遍的人生哲理——即人应当追寻内心的真实需求,而非外界的名利诱惑。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鼓励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世俗所迷惑,而是应该像张介一样,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心灵的安宁。

《送张介归山中》不仅是刘敞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更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它不仅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古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种深刻揭示。因此,阅读和理解这首诗,不仅能让人们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到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