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已波涛,回首已陈迹。
独有云间月,相见不改色。
慰我平生怀,故在中秋夕。
我发见二毛,羁旅多所历。
每逢桂花秋,兴发劝更剧。
江湖与山林,所至得真适。
今年都城游,日与贱事逼。
得闲辄昏醉,向晦专寝默。
觉醒忽天明,不见千里白。
谁令心赏违,坐使岁华隔。
徘徊不自惬,怅望空叹息。
见君新诗章,暂若对寒魄。
清光动人目,讽咏当自释。
和邻几八月十五日夜对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邻几八月十五日夜对月》是宋代诗人刘敞的作品,创作于宋代。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哲理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介绍:刘敞,字原父,号公是,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其一生经历丰富,曾在多个重要职位上任职。他的文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也涉及一些政治和社会问题,展现了他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歌原文:
外事已波涛,回首已陈迹。
独有云间月,相见不改色。
慰我平生怀,故在中秋夕。
我发见二毛,羁旅多所历。
每逢桂花秋,兴发劝更剧。
江湖与山林,所至得真适。
今年都城游,日与贱事逼。
得闲辄昏醉,向晦专寝默。
觉醒忽天明,不见千里白。
谁令心赏违,坐使岁华隔。
徘徊不自惬,怅望空叹息。
见君新诗章,暂若对寒魄。
清光动人目,讽咏当自释。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诗歌开篇就描绘了世事如波涛般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与感慨。结尾处,作者通过明月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 艺术手法:全诗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对“外事”与“内省”、“繁华”与“寂寥”等元素的对比,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同时,月亮作为永恒的象征,贯穿整首诗,加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哲理内涵:诗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隐含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如“不见千里白”一句,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遗憾,引人深思。此外,诗中多次提及“月”,既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和邻几八月十五日夜对月》不仅仅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月亮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展示了作者深邃思想与艺术才华的杰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宋代诗歌的魅力,也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