讥谢十三

利交势相营,义交气相得。
千岁若旦暮,万里犹咫尺。
昔我相闻声,但嫌未相识。
今我相同游,又恨莫相益。
同时复同道,同官又同籍。
平生重结交,然诺亦自惜。
子为太守丞,我为里中客。
虽复戒疏数,不应事形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讥谢十三》是元代散曲家王伯成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他的《笑府集》,原题为“嘲谢十四”。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谢十四的讽刺和批评,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理解与看法。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一些简要介绍:

  1. 主题:这是一首关于友谊、友情的讽刺诗。

  2. 作者背景

    • 王伯成(生卒年不详),元代散曲家。
    • 他的诗歌以辛辣和讽刺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3. 内容概述

    • 首句“讥谢十三”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对朋友谢十四的批评或讽刺。
    • “笑书满架”,表明诗人对于友情的理解是通过阅读书籍来获得知识和智慧,而不是依赖于友谊。
    • 结尾两句“此中无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