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行

立春自昔为土牛,古人设象今人愁。
岂有范泥作头角,便可代天熙九畴。
村夫田妇初不知,缤纷围绕争相祈。
皆云宜蚕又宜谷,拜跪满前同致词。
由来人事常反覆,久立要津宁尔福。
请看今者拜跪徒,少选分张取其肉。
牛实无知何用祭,牛能有情岂不愧。
化育万物非尔才,世人资尔聊为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土牛行》是宋代诗人刘敞创作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读者。下面将详细介绍《土牛行》:

  1. 作者简介:刘敞(约950-1000年),字原甫,号公是,宋代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酷爱文墨,才华横溢。在宋代文学史上,刘敞以其诗作而声名鹊起,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入诗,描绘细腻生动,富有哲理。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描写田园风光的清新之作,也有表达政治理想与人生感悟的深沉之作。刘敞的诗风清新脱俗,既有儒家的温文尔雅,又不失豪放不羁的个性。

  2. 作品原文:《土牛行》是刘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其原文如下:“立春自昔为土牛,古人设象今人愁。岂有范泥作头角,便可代天熙九畴。”这首诗以立春为题,通过描绘立春时民间的习俗——立土牛,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诗人通过对立春这一节气的描写,引发了对古人智慧与现代生活的对比思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情绪,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的渴望。

  3. 作品赏析:刘敞的《土牛行》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俗文化和文人的生活态度。在这首诗中,刘敞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将立春的习俗与古代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对立春习俗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思考,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与碰撞。

  4. 写作背景:刘敞作为宋代的著名文人,他的作品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变革剧烈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刘敞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还体现了他对时局的关注和思考。《土牛行》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通过对立春习俗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现代社会变化的反思。

刘敞的《土牛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土牛行》不仅是一次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