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永叔哭圣俞

子真之后千馀年,人物寥落无几传。圣俞晚出江海壖,眉目自觉真神仙。
气如阳秋和以妍,文若河汉清且渊。大钧匠物岂强镌,飞黄绝尘宁俟鞭。
名为实宾道所捐,才与时逆行苦邅。起草建礼衰可怜,掌教国子寒无毡。
谁不富贵君重迁,谁不耄期君疾蹎。长松摧壑芝焚烟,谁其尸之当问天。
遗草大小三千篇,白玉落落珠联联。此自可敌当世权,物莫两大犹信然。
我家江南再世前,与君通家情有连。见君总角今华颠,于我莫逆好已偏。
今也已矣嗟绝弦,泪如翻波正沦涟。翰林文章日月悬,凿石铭德埋九泉。
上书立后禄绍先,分宅恤穷祭有田。呜呼岂非天下贤。
义不背死而苟焉,念子可以无悁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永叔哭圣俞》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原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九月二十日所作的悼念之作。

作者简介

原作品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

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县令等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脱离党派组织政敌的攻击与排斥,郁郁不得志。后为徐州团练副使,故又称“东坡”。曾两次被贬:第一次是1082年的黄州之贬;第二次是1096年惠州和儋州之贬。
苏轼一生在政治上经历了起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