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汤兄诗卷后并呈丹阳大夫三首

明月韬光甓社湖,发挥千载赖耆儒。
清江曲就无人识,来往横塘一鄙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汤兄诗卷后并呈丹阳大夫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天宝五载(746),时杜甫在长安。当时,杜甫的友人韦夏卿任丹阳郡长史。他邀请杜甫到自己家中,与朋友饮酒赋诗,以抒怀逸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理解:

诗中的“书”字,可以理解为记录、书写之意,也可以解释为写信、写诗之意。而“汤兄”则是对韦夏卿的尊称,可能是杜甫对他的友好称呼。所以,整首诗可以理解为杜甫在写给韦夏卿的一封信中,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诗中的“君恩”指的是韦夏卿对自己的恩情,可能是韦夏卿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吾道”则是指杜甫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可能是他对理想的执着和对现实的不满;“何日忘”则是杜甫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希望。这几句,可以理解为杜甫在表达他对韦夏卿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中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友情的珍惜和珍视。他认为,人生中能够找到一位知己,就已经非常幸运了。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书汤兄诗卷后并呈丹阳大夫三首》这首诗,通过对“书”、“君恩”、“吾道”、“何日忘”、“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了杜甫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杜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