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行谢宜兴赵大夫惠虎皮虎腊虎睛

君不见阳羡周将军,射杀南山白额虎,千古万古声流闻。
又不见宜兴赵大夫,南山三十有六虎,令行杀取无复馀。
一虎昔何少,三十六虎今何多。虎多人不患,所患政之苛。
苛政灭人门,猛虎戕人命。择祸莫若轻,泰山之人论已定。
大夫性高明,下令走风雨。所知在田里,了不见台府。
既令民免政之虎,又与民除虎之苦,四境之民歌且舞。
或云杀虎太伤和,胡不令渠自渡河。我闻此言笑且呵,大夫忧民忧,岂必限吾土。
不然邻国以为壑,信也白圭愈于禹。古阳羡,今宜兴。
大夫邑之主,将军邑之民。主宾多寡事不同,千古万古同清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杀虎行》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杀虎行
杀虎行,杀虎行,
一朝杀尽莫伤情。

若使君家有猛将,
不须更上猎刀经。

这首诗表达了对英勇战士的赞美和对他们牺牲精神的认可。”杀虎行”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用来祭拜勇士或纪念他们的功绩。在诗歌中,“杀虎”象征着英勇的行为,而“莫伤情”则表达出即使这些行为导致了死亡,也不应感到悲伤。

王建(约768年-约830年),字仲连,唐代诗人,其作品多为歌行体,语言通俗易懂。这首诗通过对”杀虎行”的描述,展现了对英勇战士的敬仰和对他们牺牲精神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英雄行为的认可和支持。

请注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