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虎行

於菟伏林薄,樵者远斤斧。
宁甘骨肉饥,毋蹈爪牙苦。
山居聚落消,十室九闭户。
形影自相吊,祝神为驱祸。
兽毒犹可逃,急征罄罍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畏虎行》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的作品,全篇共四句,其内容描述了一个人在面对老虎时的恐惧和决心。

这首散曲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老虎时的心理活动与行动过程。具体来说:

  1. 开始:开头两句“畏虎行”点明主题,“畏虎”指的是对老虎的畏惧感。“行”,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行走或前往某地,暗示主人公正准备去某个地方。

  2. 中间转折:“欲避无由退步,只须自守心神。”这两句描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原本因害怕而想要躲避的行为被“欲避无由”所否定,“只须自守心神”,表明即使面对老虎也无需逃避,关键在于保持内心的镇定和自我控制。

  3. 结尾:“但得虎来不敢惊。”这最后两句总结全文,强调了主人公的决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