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照碧亭次韵燕若水

记着蓬瀛向此开,清明帘幕望高台。
老惭苍鬓亲花萼,病负眷风厌酒杯。
青盖绮罗寻径去,画船箫鼓转溪来。
不知好事楼前客,便有嘲吟倚马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照碧亭次韵燕若水》是宋代诗人刘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下面将详细介绍此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刘挚:作为宋代著名的诗人,刘挚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理想。
  • 生平背景:刘挚生活在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继承了前人的传统,更有所创新和发展。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国家、人民和社会的关切,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1. 作品原文
  • “记着蓬瀛向此开,清明帘幕望高台。老惭苍鬓亲花萼,病负眷风厌酒杯。青盖绮罗寻径去,画船箫鼓转溪来。不知好事楼前月,夜夜清风伴翠微。”
  •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清明帘幕望高台”等句,生动地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场景,使人仿佛置身其间,感受诗人的情感波动。
  1. 主题思想
  • 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诗中的“老惭苍鬓亲花萼,病负眷风厌酒杯。”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对比自己的衰老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伤。
  • 人生哲理的探索:整首诗歌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尤其是对于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更高境界的追求。诗人以自然为镜,反思个人的人生选择和存在意义。
  1. 艺术特色
  • 语言表达:刘挚的诗歌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如“青盖绮罗寻径去,画船箫鼓转溪来。”这样的句子,形象生动,充满了动态美和色彩美。
  • 结构布局:诗的结构严谨而不失灵活,开头两句奠定全诗基调,中间部分层层深入,结尾部分则收束全篇,形成完整的意境。

《登照碧亭次韵燕若水》不仅是刘挚个人的文学成就体现,也是宋诗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