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着蓬瀛向此开,清明帘幕望高台。
老惭苍鬓亲花萼,病负眷风厌酒杯。
青盖绮罗寻径去,画船箫鼓转溪来。
不知好事楼前客,便有嘲吟倚马才。

登照碧亭次韵燕若水

刘挚诗作赏析

  1. 诗作原文
    记着蓬瀛向此开,清明帘幕望高台。
    老惭苍鬓亲花萼,病负眷风厌酒杯。
    青盖绮罗寻径去,画船箫鼓转溪来。
    不知好事楼前客,便有嘲吟倚马才。
  2. 诗句翻译
    (1)记得蓬莱仙岛在此开,清明时节我透过帘幕遥望那高高的台阁。
    (2)岁月已使我感到羞愧,白发如雪亲历花木葱茏,身体孱弱却仍留恋杯中物事。
    (3)我穿着华丽的衣裳,沿着小径悠然前往,画船伴随着悠扬的箫声,缓缓驶过溪流。
    (4)不知道在楼上品茶赏景的客人,是否也会像我一样,挥笔写下妙语连珠的作品。
  3. 注释解释
    (1)蓬瀛:指神仙居住的仙境。
    (2)花萼:指花的萼叶,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3)眷风:留恋风雅。
    (4)青盖:古代帝王的车驾装饰。绮罗:华美绚丽的丝织品。
    (5)倚马才:形容文思敏捷,能迅速成章。
  4. 创作背景
    《登照碧亭次韵燕若水》是宋代诗人刘挚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哲宗即位后,刘挚因反对新法而多次被贬谪,直到被贬至郓州。在此期间,他在登临照碧亭时,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七言律诗。
  5. 赏析
    (1)刘挚的这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诗中的“青盖绮罗”和“画船箫鼓”等意象生动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
    (3)诗中的“不知好事楼前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楼上品茶赏景的客人的羡慕之情。他们或许同样有着才华横溢、文思敏捷的一面。
  6. 历史影响
    该诗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宋代诗坛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体现了刘挚卓越的诗歌才华,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独到见解。这首诗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