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哉吾妹兮,生不逢时。痛哉吾妹兮,死此乱离。灰尘涨空兮,铁骑南驰。
旌旗蔽野兮,日色无辉。凶徒蜂起兮,浊乱民彝。恣行劫掠兮,四野伤悲。
我妹遇兹兮,尚在闺闱。若逃患难兮,计无可为。恐被污辱兮,决死无疑。
一刀自刎兮,澌血淋漓。死仆于床兮,不变容仪。刀不落地兮,手尚坚持。
英烈如生兮,人谁敢欺。嗟我独生兮,于世何裨。汝危莫援兮,恨无穷期。
悠悠我思兮,泣涕涟如。人皆有死兮,特出异宜。哀哉痛哉兮,噫嘻。
独存汝名兮,万古无遗。
哭妹贞娘节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妹贞娘节烈》是南宋诗人郑君老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妹妹贞娘在乱世中不幸遭遇的深深哀悼和敬仰。诗作原文如下:
衰哉吾妹兮,生不逢时。痛哉吾妹兮,死此乱离。灰尘涨空兮,织骑南驰。旌旗蔽野兮,日色无辉。鸳徒蜂起兮,浊乱民彝。恣行劫掠兮,四野伤悲。我妹遇兹兮,尚在闺闱。若逃患难兮,计无可为。
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贞娘在乱世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衰哉吾妹兮,生不逢时”便透露出贞娘命运多舛,出生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紧接着的“痛哉吾妹兮,死此乱离”则进一步强调了贞娘因时代背景而遭受的不幸。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贞娘个人的命运,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悲哀。
诗人在诗作中详细描写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如“尘土涨空兮,织骑南驰”形容战火连天的景象;“旌旗蔽野兮,日色无辉”则表现了战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这些描写生动地传达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创伤和痛苦。
诗中的“鸳徒蜂起兮,浊乱民彝”和“恣行劫掠兮,四野伤悲”,进一步揭示了战争中人们的无助与悲惨。诗人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贞娘遭遇的同情。
最后两句“我妹遇兹兮,尚在闺闱。若逃患难兮,计无可为”更是点明了贞娘的悲剧性结局,她未能逃脱战争带来的灾难,只能选择以死来抗争。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贞娘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让读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
《哭妹贞娘节烈》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历史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真实面貌,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对这首宋诗的介绍,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状,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