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寄江北兄弟

登高虽有兴,羁旅亦消魂。
插鬓茱萸细,题诗蟋蟀喧。
黄花一樽酒,斜日最高原。
回首江天迥,翩翩塞雁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寄江北兄弟》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九日寄江北兄弟》的作者,刘攽,字贡父,号公非,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其兄刘敞更是进士出身,与苏轼等文人有着深厚的交往。刘攽在仕途中曾任职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等职,并因反对新法而出知曹州。他在历史研究领域也颇有建树,著有《彭城集》、《公非集》等。
  2. 原文节选:登高虽有兴,羁旅亦消魂。插鬓茱萸细,题诗蟋蟀喧。黄花一樽酒,斜日最高原。回首江天迥,翩翩塞雁翻。
  3. 诗歌鉴赏:《九日寄江北兄弟》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远离家乡的兄弟们登高远望的情景。诗中“登高虽有兴,羁旅亦消魂”表达了作者虽身处异地,但心系家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插鬓茱萸细,题诗蟋蟀喧”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黄花一樽酒,斜日最高原”则传达了兄弟间共享美酒,共赏秋景的温馨场景。而“回首江天迥,翩翩塞雁翻”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勾画出一幅壮阔的秋日江河景色,以及大雁南飞的画面。整首诗既表现了个人情感,又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感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作品。

《九日寄江北兄弟》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影响深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鉴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特点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