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赏月

晕逐阴风起,光随凛气多。
霜应摧桂树,冰恐彻天河。
池镜初容鉴,窗棂亦戏磨。
关山千里雪,此夕共金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夜赏月》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原文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冬夜赏月》的作者刘攽,字贡父,是宋朝临江军新喻人。他不仅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而且在政治上也有不俗的表现。他曾历经州县官、国子监直讲等多个职位,最终在哲宗元祐年间被召拜为中书舍人。这样的生平经历使得他在文学创作上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敏锐的自然观察力。
  2. 诗歌原文
    晕逐阴风起,光随凛气多。
    霜应摧桂树,冰恐彻天河。
    池镜初容鉴,窗棂亦戏磨。
    关山千里雪,此夕共金波。
  3. 诗歌鉴赏: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冷而美丽的冬夜景象。首句“晕逐阴风起”描写了月亮渐渐升起的景象,暗示着夜晚即将开始;“光随凛气多”则表达了月光在寒冷中显得格外明亮。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夜晚景象的进一步描绘,“霜应摧桂树”,“冰恐彻天河”,通过这些形象化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体验。
  4. 作品赏析:整首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冬夜的宁静与美丽,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既清冷又旷远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5. 写作背景:虽然关于刘攽的具体创作背景史料并不多见,但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他担任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等职务期间创作的。作为一位深谙史学的诗人,刘攽很可能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背景,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创作出这样一首既有艺术价值又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冬夜赏月》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深切情感。这首诗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