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忧虽陋巷,寓兴即名园。
似得壶公乐,如吹黍谷暄。
艳花争献笑,芳草共忘言。
近种南轩竹,春来亦有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堪忧虽陋巷,寓兴即名园。
似得壶公乐,如吹黍谷暄。
艳花争献笑,芳草共忘言。
近种南轩竹,春来亦有孙。
《得杨十七书见报所居近种花木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得到好友杨君来信之后,写给他一首描绘自己住所附近种植花卉树木的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与朋友间的书信往来以及作者的住所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友情的赞美之情。
孟浩然生活在唐朝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鼎盛的时代。孟浩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艺术成就闻名于当时。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得杨十七书见报所居近种花木诗》这首诗中,孟浩然通过描述自己所居住的环境——附近的花卉林木,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杨君”可能是孟浩然的朋友或者同道中人,两人通过书信交流彼此的生活和感悟。孟浩然在收到朋友的信件后,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回应,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生活的关注和对其作品的喜爱。
《得杨十七书见报所居近种花木诗》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自然之美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孟浩然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