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水决

平原出大水,蚁壤溃长汀。
舟楫疑藏壑,波涛骇建瓴。
蛟龙随过雨,鱼鳖问沧溟。
闻道蓬莱水,桑田亦屡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水决》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水泛滥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洪水带来的破坏和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平原出大水,蚁壤溃长汀。
    舟楫疑藏壑,波涛骇建瓴。
    蛟龙随过雨,鱼鳖问沧溟。
    闻道蓬莱水,桑田亦屡经。

  2. 作品背景

  • 《西湖水决》是宋代诗人刘攽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当时自然灾害的关注以及他个人的情感体验。在宋朝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和天灾人祸,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诗人刘攽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1. 文学价值
  • 《西湖水决》作为刘攽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风格。它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诗歌中常见的忧患意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1. 艺术手法
  • 在《西湖水决》中,刘攽运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舟楫疑藏壑”通过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想象力和画面感。此外,“蛟龙随过雨,鱼鳖问沧溟”等句子,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使自然景象更加鲜活,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

《西湖水决》不仅展示了刘攽作为宋代杰出诗人的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