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翠堂

耸耸排修竹,萧萧拂蠹檐。
秋声送凉雨,晚影碎寒蟾。
居处贫非病,生涯智养恬。
著书聊自守,非欲效幽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凝翠堂》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凝翠堂》的创作时间不详。根据诗中的用词和意象,可以推测这是在诗人任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等职务期间所作,反映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及心路历程。
  2. 诗歌原文:耸耸排修竹,萧萧拂蠹檐。秋声送凉雨,晚影碎寒蟾。居处贫非病,生涯智养恬。著书聊自守,非欲效幽潜。
  3. 诗歌鉴赏: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与心境。诗中通过“修竹”“蠹檐”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淡泊的山水画面,传达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诗中的“非欲效幽潜”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仍保持独立思考,不为名利所累的志向。
  4. 作者简介:刘攽,字贡父,号公非,北宋临江新喻人。他是宋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任州县官二十年,后入为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刘攽博学多才,精于史学,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专治汉史部分。他的作品有《彭城集》、《公非集》、 《中山诗话》等。
  5. 文学地位:刘攽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凝翠堂》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凝翠堂》不仅体现了刘攽个人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

《凝翠堂》不仅是刘攽文学作品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也能体会到古人对于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