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参差平拂檐,疏阴掩映似重帘。
留径人谁识蒋诩,开窗吾拟学陶潜。
古墙莓苔有石色,长夏江山如火炎。
避地真宜近幽僻,悠悠笑谢岁华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凝翠堂》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赏析:

凝翠堂
绿竹参差平拂檐,疏阴掩映似重帘。
留径人谁识蒋诩,开窗吾拟学陶潜。
古墙莓苔有石色,长夏江山如火炎。
避地真宜近幽僻,悠悠笑谢岁华淹。

注释:

  1. 绿竹参差平拂檐:形容庭院里绿竹随风摇摆,参差不齐地垂落在屋檐上。
  2. 疏阴掩映似重帘:指稀疏的树叶和枝条相互掩映,如同厚重的帘子一般。
  3. 留径人谁识蒋诩:意思是在通往小径的路上,没有人能够认识蒋诩这个人物。蒋诩是古代的一位隐士。
  4. 开窗吾拟学陶潜:我想通过打开窗户,像陶渊明一样隐居田园生活,远离世俗纷扰。
  5. 古墙莓苔有石色:古墙之上布满了莓苔,呈现出石头的颜色。
  6. 长夏江山如火炎:长夏时节,江山景色如同烈火般炽热。
  7. 避地真宜近幽僻:在这样的地方躲避战乱,真是最合适不过了,因为这里接近偏僻之地。
  8. 悠悠笑谢岁华淹:岁月流逝,我们也应该悠然自得地享受生活,不要被世俗繁华所迷惑。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绿竹参差平拂檐,疏阴掩映似重帘”,通过对绿竹、竹叶和竹竿的形象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留径人谁识蒋诩,开窗吾拟学陶潜”,表达了作者希望远离尘世喧嚣,追求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

诗中还提到了“古墙莓苔有石色,长夏江山如火炎”,描绘了古墙、莓苔和长夏季节的山川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最后一句“避地真宜近幽僻,悠悠笑谢岁华淹”,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示了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