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带嵩高,常候嵩高云。
云兴似焚柴,雨注如翻盆。
田莱数百里,下泽犹平原。
虽有耕凿勤,不如霢霂恩。
哀此民生微,所赖刍狗仁。
乃知丘陵外,独有五岳尊。
今春苦淫霖,宿麦才廑存。
过夏乃不雨,穷秋气如燔。
象龙杳无艺,巫鼓空屡奔。
豆苗落为萁,藜莠乘冬温。
黔首困粒食,或有茹草根。
卖牛供租赋,不忍闻此言。
此事亦神羞,谁能叫其阍。
登高望连峰,正见朝烟昏。
注释与赏析:
- 久旱 - 长时间的干旱。
- 山城带嵩高,常候嵩高云。 - 在山城中,人们常常等待从嵩山(河南)飘来的云彩和雨露。
- 云兴似焚柴,雨注如翻盆。 - 云彩像燃烧的柴火一样旺盛,雨水像泼翻的盆子一样倾泻而下。
- 田莱数百里,下泽犹平原。 - 田地延伸到数百里远,低洼地带就像平坦的田野。
- 虽有耕凿勤,不如霢霂恩。 - 尽管人们努力耕作、开垦,但是比起天降的及时雨露,这些努力显得微不足道。
- 哀此民生微,所赖刍狗仁。 - 可怜民生艰难,他们只能依靠那些无用的祭祀用品来祈求神明的保佑。
- 乃知丘陵外,独有五岳尊。 - 只有在高山之外,五岳才是尊崇的。
- 今春苦淫霖,宿麦才廑存。 - 今年的春雨过多,使得小麦勉强生长,但无法收获。
- 过夏乃不雨,穷秋气如燔。 - 夏天过后依旧不下雨,秋天时天气酷热如烤火。
- 象龙杳无艺,巫鼓空屡奔。 - 龙形的云彩消失不见,巫术的鼓声也失去了意义,徒然奔忙。
- 豆苗落为萁,藜莠乘冬温。 - 豆苗成了其他植物的茎秆,而野草趁着冬天温暖生长。
- 黔首困粒食,或有茹草根。 - 百姓们因缺乏食物,有的甚至吃草根。
- 卖牛供租赋,不忍闻此言。 - 有人不得不卖掉耕牛支付地租,听到这样的话让人不忍心听。
- 此事亦神羞,谁能叫其阍。 - 这样的事情也让神明感到羞愧,谁能去责骂它呢?
- 登高望连峰,正见朝烟昏。 - 站在高处眺望连绵的山峦,只见清晨的云雾笼罩着山尖。
翻译
长时间的干旱让山城的人们盼望着从嵩山飘来的云彩和雨露,希望它们能缓解旱情。然而,当云彩如同燃烧的柴火般旺盛时,雨水却像倒扣的盆子一样倾泻下来,滋润了干渴的土地。尽管人们辛勤耕作,但与天降的及时雨相比,他们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
令人悲哀的是,人们只能依赖那些祭祀用品向神灵祈求庇护。只有高山之外,五岳才是尊崇的。今年春天的过量降雨导致小麦勉强生长,到了夏天后依然没有下雨,秋天时天气酷热如烤火。龙形的云彩消失不见,巫术的鼓声也失去了意义,一切都显得徒劳无功。
随着时间推移,豆苗成为了其他植物的茎秆,而野草趁冬天暖和之际生长。面对食物短缺的局面,有的人不得不卖掉牲畜以支付地租,听到这个消息令人心酸。这样的事也让神明感到羞愧,谁又能去责问它呢?站在高处望着连绵的山峰,只见早晨的雾气弥漫在山顶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久旱带来的严重困境和人们的无奈。诗中的“云兴似焚柴,雨注如翻盆”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大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及时降雨的渴望。诗人用“哀此民生微,所赖刍狗仁”表达了对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对神明的敬畏之心。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富有表现力的作品。